为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推动教育教学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我校于5月6日在良乡主校区召开“AI+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建设标准研讨会。来自教务处、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字未来中心、校外专家、行业企业等1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AI赋能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建设的路径与标准。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卢强主持。
数学与统计学院孙瑞勇老师以基于线性代数课程建设为例,从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等方面对“AI+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建设标准进行了介绍。
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与教师围绕模式创新、资源建设、评价体系等对AI赋能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建设标准进行了激烈讨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副院长刘建军表示标准中应考虑AI如何赋能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要完善课程AI模型,增强模型训练,提升课程教学准确率;相关行业资深专家建议AI赋能课程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教学设计的变革;数字未来中心刘禹孜副主任表示在制定标准中要加强了解模型时代的发展态势,充分发挥技术赋能服务学校高质量“教、管、学、评”的全流程;数学与统计学院周艳杰书记表示制定“AI+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建设标准要有超前思维,可以通过打造AI+课程样板,带动全校课程数字化转型。
此次研讨会对学校开展AI赋能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学校构建智能化课程体系奠定基础,标志着学校AI赋能课程建设进入新阶段。学校将积极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致力于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进步,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